领导智库报告|借鉴复制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十大着力点
2023-10-17 阅读量:0
导语
加强系统集成,
推进新型市场监管体制
(1)推广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经验,系统打造政务服务品牌。进一步深化以需求为导向、大数据分析为支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系统打造政务服务品牌,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把推动建立市区协同、跨区域协同、条块衔接、纵横互联的数据共享机制作为改革重点,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推动流程再造,逐步实现市场准入“全网通办”、个人事务“全域通办”、政务服务“全员协办”。
(2)借鉴自贸区商事制度集成化改革经验,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广东作为商事制度改革的策源地,于2022年初开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其创新点主要表现在聚焦登记制度创新,更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极简审批”改革,更大程度实现“准入即准营”;优化“一网通办”功能,更大力度提升企业使用体验和获得感。各地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在商事制度集成化改革方面深入探索,比如取消名称预核准环节、推行“1+N”证照模式等。
(3)推动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自贸区以信用政府建设为突破口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经验,本质上就是以信用为纽带构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科学合理的运行规则。这就要求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利要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要管好。特别是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既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按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政府权力边界,又要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有效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统一市场规则和秩序。
推动融合创新,
促进投资贸易更加便利化
(4)抢抓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机遇,在加大服务贸易创新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面向全球的金融贸易平台,服务国际贸易市场中包括买卖双方等在内的多个主体,促进贸易数字化进程,探索便利跨境支付结算。推进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投资准入,对符合条件的外资创业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企业开展境内投资项目,探索实施管理新模式。
(5)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自贸区的探索对各地有借鉴意义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引领作用,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全链条,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和效益。二是以文化产业为重点,进一步简化和优化知识产权审查和注册流程,创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工作机制。三是探索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四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五是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6)把现代金融打造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对持有各类牌照金融机构的分类监管机制,健全符合区域内金融业发展实际的监控指标体系,完善金融监管措施,加强监管协调与合作,确保区域内金融机构风险可控。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快区块链、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7)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融合创新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探索建立国际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重点吸引产业孵化器、创业投资机构、创新创业人才集聚;鼓励区域内的企业、高校院所“走出去”,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参与国际科技项目合作。简化企业海外技术并购审批手续,试行以事后备案代替事前审批。统筹部署打造“产业大脑”开放平台,引导并支持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领军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围绕数字化研发、数字化创新、数字化服务等维度,攻克产业提质增效的核心关键环节,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8)主动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区域服务协同发展机制,创新区域科技合作机制,推动一定区域范围内科技金融、技术研发和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人才引进和培养、科技园建设和运营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先行先试,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在投资、贸易、金融、教育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与功能对接,合作共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等。
优化营商环境,
构建多方认同的共同制度框架
(9)从规则制定、法治政府、司法建设、法治社会、保障监督等方面推动法治建设。要立足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产业的特色政策创新和开放举措,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和规范指引,加强与国际规则的衔接探索,构建多方认同的共同制度框架。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公开,并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邀请社会各界参与到重大行政决策的制定、实施与完善过程中;认真办理社会各界留言,每条留言必回复,每条留言必办理;详细公开购买服务情况,从招投标到项目验收再到项目抽查都予以公开。要基于审务公开、审判信息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司法数据公开、司法改革信息公开等方面,推动司法活动公开透明。要在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并对意见进行及时反馈,确保规范性文件实施过程中的修改或废止及时有效。要加强法治文化交流,通过举办各类国际法治论坛及研讨会,把展现法治成果和讲好中国法治发展故事统筹起来。
(10)营造更有利于人才集聚的“类海外”发展环境。进一步把握人才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的基本规律,积极争取和主动创新更具含金量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完善创新人才集聚和培育机制,推进人才、项目、资金深度融合。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支持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给予与中国籍公民同等待遇。同时,积极争取有关境外人才管理权限,营造更有利于人才集聚的制度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
摘自: 领导数智报告公众号; 您可添加公众号学习更多知识
免责声明:公益传播,仅仅用于知识扩散传播,图文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向原作者致敬!转载仅为分享,旨在传播知识,积善利他,如有侵权或任何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